北京科技大学数学教研工作室

教授

人物事迹

1729060932141933.jpg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教研工作室(简称工作室)于2011年3月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组建而成,是由数学学科老、中、青三代一线教学骨干教师构成,现有教师25人。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宝钢优秀教师4人,北京科技大学教学名师3人。

基于工作室八年来的本科育人业绩,2017年5月,工作室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工会北京市委员会授予“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示范教研工作室”。2019年5月,工作室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2019年12月,工作室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授予2019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称号。

一、扎根一线,立德树人

教研工作室成员扎根教学第一线,人均年课堂教学300余学时,承担着全校大量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由于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作为本科阶段学生的必修课,受众面广,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深远,工作室本着以建设大学数学课程资源,以爱岗敬业、争做“四有好老师”为目标,落实本科育人工作,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致力于打造一支一流的本科育人团队。

工作室倡导“以学生为本,用心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以德育德”,认真履行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书育人及学生成长的规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与时俱进,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工作室成员的授课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多位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位列全校开课讲台前20%,张志刚和申亚男老师先后获得由每年本科毕业生组织评选的“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金质奖章,获得“我爱我师”优秀教师奖10人次,留学生“我爱我师”优秀教师奖2人次。

二、潜心教学,成果显著

工作室成员潜心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近年来工作室成员共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7项,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7项,面上项目17项,校级研究型教学示范课16门,全英文示范课4门。工作室成员作为主编出版校级规划教材17本,其中《线性代数》教材被评为2019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2018年我校张明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指导学生共获得北京市级以上一等奖92人次,二等奖139人次,三等奖173人次,获奖人数在北京市高校数学竞赛中位列第三名。

三、以赛促教,示范引领

工作室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继承和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助力青年教师走好教学第一步。工作室坚持“以老带新,以赛促教”的原则,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八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工作室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室中有7位中青年教师入选校青年教学骨干人才计划,3位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2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

在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四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后,2019年6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刘白羽和曹丽梅再次为我校获得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其中刘白羽取得了理科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将代表北京市参加2020年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四、成果推广,服务社会

在数学教研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学数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慕课均已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于2018年12月上线,迄今共开设4期,选课总人数近两万人;《线性代数》课程于2019年10月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选课人数已过万人。

工作室坚持鼓励老师们“走出去,请进来”,注重学习和交流,近年来工作室成员多次受邀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余所北京市及京外高校做教学演示和经验分享。 2019年11月,2019新时代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储继迅老师应邀做了主题为“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体会与思考”的大会报告,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此次大会上还举行了第五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设计竞赛颁奖仪式,工作室青年教师白敬获得第五届全国数学微课程设计竞赛一等奖,这也是我们获得的第三个全国数学微课程设计竞赛一等奖。

迈进新时代,扬帆新航程!工作室成员始终牢记育人使命,凝心聚力,不负韶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本科教育教学中。

关注微信

管理登录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00083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 京ICP备:13030111